如何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2007-12-01 00:00:00 来源:

  随着医学人性化的发展,对肿瘤治疗的新的理念已经出现,它可能会改变人们的看法,并对大家有所帮助,使肿瘤患者生活得更精彩,更有质量。
    一提到某某人患了“癌症”,人们自然会想到得马上手术、化疗放疗。积极治疗是必要的,但又有多少人(包括患者和其家属)想过这些“攻击性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多大帮助。当然,人们的主观愿望是既延长寿命,又提高生存质量。但就目前医学水平要实现这个愿望仍要付出极大努力。随着医学人性化的发展,对肿瘤治疗的新的理念已经出现,它可能会改变人们的看法,并对大家有所帮助,使肿瘤患者生活得更精彩,更有质量。
  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人士统计,我国现在癌症患者常年保持在200万人以上。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些环境变化,使大肠癌、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近几年呈高发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合理的中西医结合加上个体化治疗,乃是当前较好的治疗选择。目前国际上对癌症的治疗已有一套完整的体系,疗效有很大提高,大部分临床早期患者可达治好,但对中、晚期患者及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治疗则疗效较差,现在恶性肿瘤的治疗有效率约为30%~50%,也就是说,约有一半患者还无法治好。社会上存在大量的中、晚期肿瘤患者是临床医生面对的现实。
  肿瘤专业医生公认,肿瘤治疗不能以消灭肿瘤为惟一目标,目前治疗效果评价的标准已由单纯观察抑瘤率转变为重视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生活质量”是近年医学领域颇受重视的课题。生活质量这一概念的提出与健康标准的重新定义、疾病谱的变化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社会活动上的十分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无病。它成为对躯体、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健康评价指标。随着医疗目标由急性传染病转向慢性病,治疗方法能否使患者有一个好的生活质量日益受到重视。这一注重生活质量的理念引入到肿瘤治疗中,对评价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都是有益的。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的重心从以“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医生在关注肿瘤局部的同时,更应顾全整个机体,强调生活质量,其中包括患者的心理、精神及其社会适应能力。目前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已由单纯观察抑瘤率转变为重视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肿瘤专业医生公认,肿瘤治疗不能以消灭肿瘤为惟一目标,如果一个治疗方案能让患者多存活数月,使肿瘤缩小若干个百分点,但却以损害患者生活质量为代价,则这种治疗实际上并无多大意义。
  中晚期肿瘤患者提高生活质量遭遇哪些难题
  一、难以做到“三早”
  1. 许多肿瘤早期并无症状或症状很轻,且缺乏典型症状,患者无法早期主动就诊,因此就诊时约75%~80%的人已成为中、晚期肿瘤患者。
  2. 缺乏广泛的普查,全社会只有少部分人可以做到定期体检。
  3. 临床上缺乏敏感性及特异性很强的肿瘤标志物检查方法。
  4. 目前还没有治疗肿瘤的特别有效方法,或者说获得治疗性治疗的机会很有限。
  所以,现实与我们常说的“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还有很大差距。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对癌症的防治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的肿瘤专科医院对癌症患者的治疗水平已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治疗水平相当或相似。但是由于多数患者做不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所以在我国就诊的癌症患者中多数已属中、晚期。
  二、情况复杂处理棘手
  中晚期肿瘤患者存在以下特点:
  1. 体质较差,很难耐受手术、放疗、化疗等“攻击性治疗”。
  2. 既往对手术、放疗、化疗等常规疗法虽然使用较多,目前不再有重复使用的指征。
  3. 肿瘤的并发症多,同时兼有其他慢性病也较多。
  4. 患者求生欲望迫切,家庭和社会希望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以延长生命,而医生又苦于无良计可施。
  这些中、晚期患者不但病情重、症状多、痛苦大、体质差、生存质量低,而且其临床治好率也较低,一般晚期患者的生存期多在3至6个月或1年。
  三、对肿瘤患者需要长期伴随治疗的整体认识及处理水平有待提高
  肿瘤不属于临床急症。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诸多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都明显延长,不少是以“年”来计算的,长期生存者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一些前列腺癌、甲状腺癌等患者较终不一定死于癌症,即使进入中、晚期阶段也能有较长的带瘤生存时间。在这样较长的一段时期,患者需要医疗救助,而且需要专科医生给予指导,随时解决影响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等诸多问题。但是,我国目前临床专业分科过细,涉及肿瘤的各科,医生多是在各自的分科专业领域中越钻越深,却很少顾及整体,也常不能做到全面统筹制订合理的治疗计划;而一些专业化的治疗方法所需的阶段治疗时间又很短暂,如手术及介入治疗需要住院十几天,放、化疗多在1~2个月内完成,剩下的时间则缺乏再次治疗的指征。患者在迷茫中有病乱投医,常会上当受骗,造成生活质量更加下降,生命更加缩短。因此,肿瘤患者长期伴随治疗的问题应引起社会的关注,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减少或避免新的疾病、合理膳食、劳逸结合、应对心理压力等,以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四、“背水一战”往往不尽人意,不如“一国两制”,“与狼共舞”
  王老先生是一位晚期肺癌合并胸水及小量心包积液的患者,身体一般状况较差,还患有冠心病和糖尿病,按常理不适合全身化疗,故较初只是局部抽胸水并进行腔内化疗,及全身免疫治疗、中药扶正祛邪综合治疗。结果胸水明显控制,肺内原发病灶未见增大。调整治疗3年余,患者一般状况良好,胸水稳定,但肺内病灶较前稍稍增大。此时,患者及家属不甘心于“坐以待毙”,竭力要求应用全身化疗以期控制病灶的发展,准备“背水一战”。于是到另一家医院进行了两个周期的化疗。化疗后,肿瘤病灶无明显缩小,相反患者的身体状况发生急剧恶化,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加重,又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虽经多方治疗,无奈回天无力,不到一个月就去世了。
  由此可见,在患者身体状况不佳、体内肿瘤负荷相对较大的情况下,应用攻击性较强的疗法,有可能出现癌细胞与患者生命“同归于尽”的治疗结果。
  对中、晚期肿瘤患者在治疗策略上,有人选择为防止“坐以待毙”而“背水一战”(消灭肿瘤),有人认为“九死一生”可防止“全军覆没”(带瘤生存)。
  近年来随着医学人性化的发展,我们认识到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管是健康人还是肿瘤患者,都应以“活得好”和“活得久”为较终目标。其中“活得好”是基础,只有生存质量高,延长寿命才更有价值。所以对中、晚期肿瘤患者来讲,应慎重对待没有肯定延长寿命作用的攻击性治疗;对某些不具有再次放、化疗指征的患者,一味地追求肿瘤局部的消退而不顾及全身情况,往往适得其反。
  临床上有许多中、晚期恶性肿瘤,应用目前各种治疗方法不可能完全杀死肿瘤细胞,而且由于肿瘤的长时间消耗,患者的体质往往很差,无法耐受攻击疗法的进一步打击。面对这一现实,与其是“奋力搏斗“、”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倒不如来个“一国两制”或“与狼共舞”和平相处。
  早有人指出,肿瘤是自身长期慢性的病理产物,有效的治疗不一定是把癌细胞全部消灭,例如小细胞肺癌虽然瘤体较容易消灭,但患者寿命并不一定延长;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却可长期带瘤生存。尤其一些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都比较弱,合并其他慢性病也较多,若进行过度的攻击性治疗,则常因毒副反应严重,而缩短其生存时间。所以,此时更应该关注的是患者的整体调理和生活质量。
  对症治疗、辅助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都是提高中、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
  不可轻视辅助治疗
  辅助治疗是肿瘤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对中、晚期肿瘤患者,辅助治疗已成为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而且常会获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常见的一些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风湿病都难以治疗,对于一些长期慢性形成的疾病不能苛求像手术切除阑尾、抗生素治疗小儿肺炎那样迅速、彻底,多数是在长期带病情况下求得较高的生活质量和较长的生存时间。如今,辅助放疗、辅助化疗、支持治疗、对症处理、心理治疗、中西医调护等,都是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
  过去常把围绕手术治疗的治疗性治疗和辅助治疗划分成两个截然分开的阶段,即:治疗治疗、辅助治疗。
  如今发现,肿瘤需要综合治疗,而辅助治疗对维护治疗性治疗成果和提高生活质量是必不可少的,它与治疗性治疗不能分割,应相互渗透、相互配合。所以,采用的模式应当是:治疗治疗+辅助治疗。
  对症处理对提高生活质量有明显作用
  中、晚期肿瘤患者诸多的临床症状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包括躯体的和精神的各种表现。免疫治疗、介入治疗及中医药在对症处理方面都有较好的疗效。例如养心、安神、疏肝的中药可以调解患者的精神状态、改善睡眠、减少抑郁症的发生;活血、通络、行气的中药具有止痛效果;有补肾养血功能的黄精、何首乌、女贞子等中药,有促进头发再生的作用;党参、白术、山药等益气健脾中药,可增进食欲、缓解消化道症状;人参、当归、黄芪等益气养血中药,有保护骨髓、提高血细胞的功能,等等。通过这些治疗,可缓解癌瘤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癌症长期生存患者的躯体并发症,一方面来自于肿瘤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造成的长期损害,亦即肿瘤的远期并发症;另一方面来自中、晚期肿瘤本身所具有的诸多临床症状;同时,还引发了许多心理及社会问题。
  在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心理及社会问题,因为这一问题往往被医务人员及社会所忽视。例如,早期乳腺癌患者,经过手术及放、化疗,肿瘤可达到完全治好,但是患者却因缺少一侧乳房而苦恼,加之治疗带来的脱发、面色萎黄、乏力、疼痛、厌食、上肢水肿等,患者精神上蒙受着患病的焦虑和治疗损伤带来的双重打击,有时会引起严重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生活质量,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使救治效果毁于一旦,而心理障碍的纠正恰是诸多医院的薄弱环节。由于临床强调治疗性治疗,忽视对症处理,使某些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产生医生满意而患者难过的现象,使一些适合放、化疗的患者,因恐惧不良反应而放弃治疗。因而,临床医生在对待癌症患者时,不但要注重“常规”治疗,也要认识到对症处理和姑息治疗的必要性,并配合实施心理治疗,这样才能获得优等疗效。
  目前对症处理的方法很多,疗效也较以前明显提高。如对骨转移的疼痛、其他癌性疼痛、恶性胸腹水、癌性发热、黄疸、脑水肿等,还有多种行之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法。又如对放、化疗中出现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便秘、腹泻、重要脏器(心、肝、肾)功能损伤等的中西药物治疗,也有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此等等,对症治疗已从一配角逐渐变成主角。
  中医中药对维护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一大法宝
  中医肿瘤临床用药不像一般放、化疗那样引起明显的毒副作用,它更注重顾全整体及患者的脏腑、气血、津液、经脉等诸多方面的平衡,并且强调治病求本。因而对维护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发挥较大作用。中药的作用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中药可减缓症状,改善精神状态
  中药可缓解肿瘤患者的许多症状,如疼痛、厌食、咳喘、出血、腹泻、便秘、麻木、失眠等等,可以通过提高食欲,延长睡眠时间等途经减少恶液质的发生。中药还可以改善精神心理状况,提高患者身心健康水平。临床常见一些晚期肿瘤患者服用中药后精神好转、信心增加、活动时间延长,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2、中药具有双向调节功能
  中医药的双向调节作用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对某些生化及免疫指标的过高或过低起到平衡作用,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从而对维护生活质量有益;二是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既有支持强壮作用,又有抗瘤效果。虽然中药作用缓慢,缩小肿瘤效果一般不如放、化疗,但是中药多不具有较大毒性,并能做到祛邪不伤正,扶正不助邪。
  3、扶正中药可调节免疫功能、恢复患者体力
  中药有一大类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有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的功能,对虚弱的患者可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均证实,这类药具有对放化疗减毒、保护骨髓、提高食欲、增强体力、改善睡眠和精神状况以及预防恶液质、延缓终末期肿瘤患者的衰竭等功效。目前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已不局限在中医医生,中药的扶正、补益效果正在被西医大夫所重视,正在成为中西医结合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小编提醒:

3333
3334
更多>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顶部 顶部
顶部